首页 资讯 正文

陕西合阳同家庄镇柏瑞社区:百亩杏园迎丰收 果农走上“杏”福路

体育正文 174 0

陕西合阳同家庄镇柏瑞社区:百亩杏园迎丰收 果农走上“杏”福路

陕西合阳同家庄镇柏瑞社区:百亩杏园迎丰收 果农走上“杏”福路

图①:改造(gǎizào)前的友希婴幼托育中心户外活动区。

图②:改造(gǎizào)后的友希婴幼托育中心户外活动区。

图①②均为南昌市东湖区委宣传部供图(gōngtú)

图③:西安雁塔区(yàntǎqū)文兴巷社区喜伴日托园内,老师带领孩子(háizi)们做游戏。

图④:广州洪桥街普惠(pǔhuì)托育园家长通过家校(jiāxiào)APP了解孩子在园情况。

自从(zìcóng)女儿右右(yòuyòu)去年入托后,陕西省西安市文兴巷社区居民孙怡得以重返职场。

右右上的(de)托育园,是陕西省首家社区嵌入式公建民营(mínyíng)普惠托育机构,地点就在文兴巷社区的公建配套用房。

社区虽小(suīxiǎo),连着千家万户。

2024年1月,国家发展(fāzhǎn)改革(gǎigé)委等部门印发《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导则(试行)》,明确优先设置养老服务、婴幼儿托育(tuōyù)、儿童托管(tuōguǎn)和社区助餐等功能。中办、国办前不久印发的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》提出,“鼓励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”。

托育如何(rúhé)嵌入(qiànrù)社区?怎样托起居民“家门口”的幸福?近日,记者(jìzhě)走进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江西南昌、广东广州、陕西西安探访。

破解供需结构性矛盾,提高托位供给有效性(yǒuxiàoxìng)

早上8点,孙怡出门上班,牵着右右的手(shǒu)步行几分钟,就(jiù)来到右右上的喜伴日托园。

得益于社区(shèqū)资源整合,喜伴日托园每周都有社区医生入园开展健康服务,还与三甲医院(yīyuàn)建立了急救“绿色通道”。

“安全(ānquán)有保障、就近易接送、价格可承受,每月费用1800元,工薪家庭负担得起。”1年前,把当时1岁多的右右送到喜伴日托园后,孙怡(sūnyí)顺利找到(zhǎodào)了新工作。

孙怡是二胎妈妈,儿子左左今年7岁。左左半岁时,她了解过周边的托育(tuōyù)机构,要么(yàome)距离较远,要么价格偏高,只得辞职在家带孩子。

记者从西安市卫生健康委了解(liǎojiě)到,西安市常住人口(chángzhùrénkǒu)超过1300万,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需求(xūqiú)旺盛,但全市5.4万个托位中,实际入托仅(jǐn)1.8万余人,托位闲置率近2/3。与此同时,普惠托位仅1.1万个。

这种情况(qíngkuàng)不限于西安一地。

2024年9月,《国务院关于推进托育(tuōyù)服务工作情况的(de)报告》指出:“2023年,全国民办托育机构占全部托育机构的89.5%,平均托育服务收费价格(不包括餐费)为1978元/人/月,一线(yīxiàn)城市(chéngshì)在5500元/人/月以上,与(yǔ)群众的支付能力和期待存在较大(jiàodà)差距,许多有送托需求的家庭望而却步。托育服务质量良莠不齐,不敢托、不放心的现象较为普遍(pǔbiàn),‘家庭送托难’与‘机构收托不足’并存,2023年全国托位实际使用率仅为46.7%。”

一边是部分(bùfèn)家长“托不起”,一边是有些机构“招不满”,供需结构性矛盾(máodùn)亟待解决。

2023年3月(yuè),西安市入选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,着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。同月(tóngyuè),喜伴日托园在文兴巷社区开园。

“社区嵌入式(qiànrùshì)托育,核心是嵌入。”西安市雁塔区(yàntǎqū)卫生健康局(jú)家庭发展与老龄科工作人员刘娟说,托育园建在社区里,方便家长接送孩子。

《国务院关于(guānyú)推进托育服务工作情况的报告》还指出,一些省份对千人口托位数指标进行分解时,只考虑指标是否容易完成,未充分考虑人口分布、家庭需求等实际(shíjì)情况,出现了“需要(xūyào)的建不成,建成的用不上”资源错配现象,托位供给的有效性有待提高(tígāo)。

提高托位(tuōwèi)供给有效性,充分调研是前提。

陕西首家社区嵌入式(qiànrùshì)托育园为何选在文兴巷社区?

“这与人口结构相关。”刘娟介绍(jièshào),雁塔区卫生健康(jiànkāng)局组成5人调研组,深入(shēnrù)社区摸排调研,决定在年轻家庭比例高(gāo)、双职工家庭集中等托育服务需求大的(de)社区优先建设托育园。2023年,文兴巷社区常住人口1.32万,35岁以下(yǐxià)家庭占比45%,3岁以下婴幼儿230余名、76%来自双职工家庭,由此被确定为优先建设嵌入式托育园的社区。

“社区建托育园,质量行不行,专业不专业?”起初,不少居民持观望(guānwàng)态度。为此,雁塔区卫生健康(jiànkāng)局联合社区开展了(le)为期7个月的“科学育儿进万家”活动,详细介绍日托园的服务项目。

“这期间,我们一共组织托育讲座、亲子运动会等23场活动,覆盖(fùgài)80%的适龄家庭。”文兴巷社区党支部(dǎngzhībù)书记、居委会(jūwěihuì)主任刘书宏回忆。

喜伴日托园收费参照公办幼儿园定价,为提高透明度,负责运营的(de)中标机构需公示成本明细。“家长们看后,感觉很(hěn)踏实。”孙怡说。

“开园前,预报名家庭达48户。”喜伴(xǐbàn)日托园负责人王芳(wángfāng)直呼“远超预期”。

2024年,西安将“发展普惠托育服务”纳入全市重点工作,并推广“需求评估—场地协商—公益预热—政策护航(hùháng)”四步法,当年建成42家普惠托育机构,计划(jìhuà)在2026年底前(qián)建成110个(gè)社区嵌入式托育点。

千里之外的广州,社区(shèqū)嵌入式托育同样加快发展。《广州市3岁(suì)以下婴幼儿(yīngyòuér)照护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(2023—2025年)》提出,“发展社区普惠托育服务。衔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,落实每个社区生活圈(shēnghuóquān)配置一处0至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。”

截至今年2月,广州市托育(tuōyù)服务机构(jīgòu)数量达1947家、总托位数10.9万个,其中普惠托位近5.2万个。

《国务院关于推进托育服务工作情况(qíngkuàng)的报告(bàogào)》显示:近年来(jìnniánlái),我国托育服务政策法规体系、标准规范体系和服务供给体系逐步建立健全,托育服务工作开局良好、初见成效。

目前,全国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已近10万家,托位约480万个(wàngè)。

优化整合公共(gōnggòng)空间,改造利用闲置资源(zīyuán),探索公助民营、公建民营等模式

走进喜伴日托园,桌椅板凳摆放整齐(zhěngqí),边边角角装上了防撞软包。园内建筑面积280平方米,配有(pèiyǒu)保健室、运动教室等功能用房,设置了活动区(qū)、休息区、清洁区、备餐区(bèicānqū)、安全医护区;室外幼儿活动场地面积150平方米,包括室外活动区、图书阅读区等。

《城市社区(shèqū)嵌入式服务设施(fúwùshèshī)建设导则(试行)》提出,“提供婴幼儿托育服务功能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筑面积(jiànzhùmiànjī)≥200平方米”“鼓励各地提供婴幼儿托育室外场地”。

老城区寸土寸金(cùntǔcùnjīn),如何挤出空间?

文兴巷社区按照“服务(fúwù)功能最大化、办公空间最小化”原则,主动(zhǔdòng)将社区办公区域压缩一半,腾出(téngchū)空间打造托育场地;与隔壁酒店协调,让托育园共享户外活动区。

“托育园紧挨(jǐnāi)社区,把孩子放在这里,特别(tèbié)放心。”孙怡说,优质托育资源进社区,让居民“近”享家门口的幸福。

嵌入(qiànrù)式托育,优势在嵌入,难点也在嵌入。要办得好,并非(bìngfēi)简单将(jiāng)托育园开在社区就行。此前,一些地方尝试将民办园直接引入社区,因收费偏高、师资不稳定(wěndìng)等问题,家长并不买账。可见,位置嵌入只是基本要求,需求嵌入方为关键,这考验管理者的资源整合及(jí)协同运作能力。

打造群众家门口的(de)普惠托育,文兴巷(wénxīngxiàng)社区决定对竞标入驻的喜伴日托园免费提供场地,由此降低运营成本和托育收费。

既优化整合社区配套建设用房等公共空间,也改造利用闲置(xiánzhì)厂房、仓库、集体房屋等闲置资源(zīyuán),各地为(wèi)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设施用地提供多元解决方案。

近年来,南昌市探索“新建、补建、扩建、改建”4种模式,新建居住区一律要求配建托育服务设施,既有居住区通过整合小区(xiǎoqū)空地、拆除腾退闲置低效用地等资源,为(wèi)嵌入式托育服务设施腾挪空间(kōngjiān)。截至目前,全市(quánshì)已建成社区嵌入式托育机构138家,提供(tígōng)普惠托位约8000个。

位于南昌市东湖区豫章街道洪城社区(shèqū)的友希婴幼托育中心,就由一处省属企业闲置公房腾退改造(gǎizào)而成。

午后,友希婴幼托育(tuōyù)中心内充满欢声笑语,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蹦跳玩耍。2019年,友希婴幼托育中心创办人(chuàngbànrén)施品卉走进洪城社区,表达了开办托育机构(jīgòu)的想法(xiǎngfǎ),希望社区协助寻找合适场地。“这与社区需求不谋而合。”洪城社区党委书记王勤(wángqín)介绍,当时,周边有几所幼儿园(yòuéryuán),但还没有面向3岁以下孩子的托育机构。社区工作人员与施品卉实地考察后,相中了江西省赣勤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的一处闲置公房(gōngfáng)。

沙池、攀爬架、彩虹跑道……托育中心的这片户外(wài)活动区,原是闲置公房外的闲置空地,如今已是社区最富生机的场所(chǎngsuǒ)。

“既有闲置用房又有闲置空地,很(hěn)适合建托育机构。”施品卉说,经过与业主单位友好协商,友希婴幼托育中心顺利入驻,采取公助民营模式——场地租金由东湖区(dōnghúqū)卫生健康委拨付(bōfù)专项资金解决,托育机构负责场地改造和(hé)运营。

2021年3月,友希(yǒuxī)婴幼托育中心迎来第一批婴幼儿。“从(cóng)施工改造到正式运营,用时仅半年。”施品卉说,托育中心规划伊始,东湖区消防、住房和城乡建设、市场监管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,根据进场评估结果提出(tíchū)优化建议(jiànyì),确保设计施工满足托育要求。次年10月,友希婴幼托育中心获评“南昌市婴幼儿照护(zhàohù)服务示范机构”。

2024年9月,在东湖区紫金城小区,友希婴幼(yīngyòu)托育中心与东湖区妇幼保健院共建的托育中心启动招生,不同于此前的公助民营模式,东湖区妇幼保健院托育中心采取公建(gōngjiàn)民营模式。“政府(zhèngfǔ)提供已装修完成的场地(chǎngdì),我们‘拎包入驻’,只负责运营。”施品卉说。

“公益性与(yǔ)市场化相结合,符合当前我国托育服务市场发展的实际。”在西安市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(jiāncè)与家庭发展处处长张金梅看来(kànlái),社区嵌入式托育快速发展背景下,公建民营模式有助于树立行业标准。

在(zài)南昌、广州、西安,公助民营和公建民营模式(móshì)已占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市场的九成以上。

兼顾公益普惠与服务质量,为社区(shèqū)居民提供稳定、优质托育服务

办好社区嵌入式托育,长效运营是(shì)关键。

《国务院关于推进托育(tuōyù)服务工作情况的报告》提到:托育机构(jīgòu)主要依靠社会力量租用商业楼宇开办,需自行负担房租(fángzū)、人工、装修、运营等成本,房租和(hé)人工成本占总收入的75%以上,普遍面临着前期投入多、运营成本高、投资回收周期长、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。

长效(zhǎngxiào)运营,需要长效支持。

在广州市越秀区洪桥街道三眼井社区豆腐寮(liáo)小区,街道将原本出租的自有物业收回(shōuhuí)后,开办了洪桥街普惠托育园(tuōyùyuán),并于2024年10月招生。

郑小红是第一批报名入园的家长之一,“1岁半以上幼儿的每月托育费是2430元,每天餐费25元,相对(xiāngduì)于(yú)市场上的民办托育园,性价比很高(gāo)。”

“普惠价格(jiàgé),离不开政府的持续支持。”洪桥街普惠托育园园长伦嘉维(lúnjiāwéi)介绍,除了社区免费提供场地和市财政(cáizhèng)每个托位2000元的建设补贴(bǔtiē),托育园每月还可按照托位数获得一定运营补贴,水电费执行民用水电价格,“仅这一项,每年就能节省上万元。”

目前,广州、西安(xīān)、南昌三地(sāndì)均已探索出“建设+运营”双补贴等一系列支持措施,遵循“政府给政策、机构降价格、家庭得实惠”的发展思路,以真金白银减轻托育(tuōyù)机构负担。越秀区18个(gè)街道全部开办了普惠托育园。

普惠不等于低质。刚把(bǎ)孩子送进托育园时(shí),郑小红一度担心孩子不能适应。托育园老师拍摄了很多照片、视频,家长通过(tōngguò)家校APP可查看、了解孩子在园情况(qíngkuàng)。一星期后,看到孩子逐渐融入班级,郑小红放下心来。

“让孩子开心、家长安心,社区嵌入式托育(tuōyù)的服务质量至关重要。”伦嘉维(lúnjiāwéi)告诉(gàosù)记者,洪桥街普惠托育园的食谱由保健医生制订,每日餐食留样48小时,市场监管部门定期检查。

综合考虑(kǎolǜ)群众育儿经济压力与托育机构可持续发展,越秀区(yuèxiùqū)多措并举创新惠民举措。

——实现“延时稳价”。考虑到工薪家庭(jiātíng)工作需求,全日托服务时间可延长至下午6点半。全区18个街道的普惠托育园每月(měiyuè)托育费(tuōyùfèi)均价2280元,不超过广州中心城区市场价的50%。

——实行“服务增值”。托育园提供专业照护服务,还开展语言启蒙、感统(gǎntǒng)训练、绘画手工等(děng)增值项目。

越秀区妇幼保健(fùyòubǎojiàn)院也发挥协同机制作用(zuòyòng),派出医生指导托育园的建设和运营,确保托育服务精细化、优质化。

“一街(jiē)一策”是越秀区普惠托育园的一大特点(tèdiǎn)。洪桥街普惠托育园结合街道居民的实际需求,创新推出托婴服务,由3名(míng)老师、保育员组成照护团队,精心呵护9名年龄在18个月以下的宝宝。

“1岁(suì)半以下宝宝的(de)托育费为3800元/月(yuè),膳食费为18元/天。”伦嘉维细(lúnjiāwéixì)算账:按照广州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去年(qùnián)9月制定的《广州市普惠性托育机构认定(rèndìng)及资金补助管理办法(试行)》,托育园(tuōyùyuán)普惠价格(托大班全日托每人每月保育费,不含膳食费)分区分级执行,其中越秀区不高于上年度本地区月人均可(kě)(kě)支配收入的55%;收托24个月以下婴幼儿,普惠价认定标准可上浮5%至10%。“越秀区2023年居民可支配收入约为9万元,月均7500元,托育普惠价标准在4000元以上。我们的定价比上浮前的普惠价标准还低。”

为社区居民提供稳定(wěndìng)、优质的托育服务,师资是关键。

“和3岁以上的幼儿相比,2岁左右的‘小小孩们’正处于秩序敏感期,怎么帮孩子建立规则意识?怎么通过感官统合(tǒnghé)训练促进(cùjìn)智力发育?这些都(dōu)是我上岗后通过培训和实操学习的。”喜伴日托园育儿师(shī)吴越原本从事学前教育,如今随着(suízhe)托育园“小小孩们”逐渐增多,专业照护能力不断提升。

2023年,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启动“婴幼儿照护服务人才提升计划”,定期(dìngqī)为全市托育机构从业人员(cóngyèrényuán)提供免费培训(péixùn)(péixùn)。近两年累计培训托育机构从业人员2000余人次,同时对全市托育机构负责人、管理人员、卫生保健(wèishēngbǎojiàn)人员开展远程培训,已有千余人取得远程培训相关证书。

“我们希望通过培训,提升托育服务(fúwù)整体水平,让孩子们能够在更加温馨(wēnxīn)、舒适的环境里成长。”张金梅满怀(mǎnhuái)期待地说,“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家长信任我们,把宝宝放心托付给我们。”
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5年06月06日 13 版(bǎn))

陕西合阳同家庄镇柏瑞社区:百亩杏园迎丰收 果农走上“杏”福路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